★ 中國化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官方網(wǎng)站 ★

理事候選人簡介

 

彭孝軍

男,大連理工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2年畢業(yè)于大連理工大學染料及中間體專業(yè)本科,1986年和1990年分別在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專業(yè)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90-1992年南開大學有機化學專業(yè)博士后,2001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有機化學系和2002年美國西北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2007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同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F(xiàn)任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化學工程與技術)成員、中國染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際標準化組織影像技術委員會成員。

彭孝軍,精細化工專家。大連理工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2007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同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8年被評為全國化工優(yōu)秀科技工作,2016年獲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作為第一完成人,獲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2006年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2015年起連續(xù)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F(xiàn)任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染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際標準化組織影像技術委員會成員。

主要從事光驅動智能分子及其產(chǎn)品工程的研究:

1. 信息染料研究:研究出激發(fā)態(tài)自猝滅性染料,提升染料的光穩(wěn)定性,用于噴墨打印、柔性偏光片、濾光片等研制。其中納思達噴墨打印染料墨水規(guī)?;瘧?,年產(chǎn)通用墨盒已達6500萬套,出口率>80%,形成了國際認可的技術體系?!按蠓鏀?shù)碼噴墨打印染料及應用”研究獲2006年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

2. 熒光染料研究:構建的含共軛氨基的七甲川近紅外菁染料,“由于大Stokes位移、強熒光和高的穩(wěn)定性,使得氨基取代七甲川菁染料,具有其它近紅外染料所沒有的優(yōu)越性”,該母體結構作為平臺分子被廣泛應用于熒光識別染料設計,為獲取生命體系的定量信息提供了新途徑,獲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3.診療染料研究:設計出多種分子識別的熒光探針和光動腫瘤治療光敏劑,包括體內活性物和腫瘤標志物識別、腫瘤光動治療靶向性等。所研發(fā)的血液細胞熒光試劑,用于邁瑞全自動五分類血細胞分析系統(tǒng)創(chuàng)制,2011年定型生產(chǎn),近三分之一出口,成為我國少數(shù)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大型高端臨床基礎設備之一。

參加中國化學會事務情況:1. 2016年,作為承辦單位組委會成員,在大連理工大學成功承辦了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并在大會上作“大會特邀報告”。 2. 參加多屆中國化學會學術年會和多個分支機構組織和年會,包括化學生物學、應用化學、光化學、有機化學、有機磷化學分會的學術年會等。 3. 參加多個中國化學會主辦的期刊編委會,如《化學學報》編委、《應用化學》副主編之一。

理事候選人/代表登錄

請輸入姓名和會員證號后6位

 

相關下載

 中國化學會第十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通知

 關于推薦中國化學會第十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代表和第三十屆理事會理事候選人的通知-化會字(2018)28號文-學科專業(yè)委員會

 關于推薦中國化學會第十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代表和第三十屆理事會理事候選人的通知-化會字(2018)29號文-女委會、青委會

 關于推薦中國化學會第十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代表和第三十屆理事會理事候選人的通知-化會字(2018)30號文-地方學會

更多

聯(lián)系我們

王以菲:

電話:010-82449177-811;

E-mail:wangyifei@iccas.ac.cn

王亞茹:

電話:010-82449177-886;

E-mail:wangyr@iccas.ac.cn